八百萬種死法.jpg  
作者: 勞倫斯.卜洛克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4/05/01

[內容簡介]

正值花樣年華的琴.達科能為了離開應召生涯,委託史卡德協助與皮條客錢斯溝通。整個過程進行得非常順利,但就在史卡德拿到尾款之後沒幾天,報紙上登出琴.達科能慘死消息。

  剛嘗試戒酒的史卡德,再度選擇用酒精來澆熄內心的懊惱與痛苦。這次他喝到失去意識,全身抽搐,被送進醫院。出院後,凶案最大嫌疑人錢斯找上他,希望僱用史卡德,盡快找到凶手。然而就在史卡德不情不願接下委託後,錢斯手下另一名應召女郎桑妮服藥自殺。就在這疑雲重重、真相不明之際,報紙再度刊出凶案消息:變性應召女咪咪遭到謀殺,死狀和琴.達科能一樣,全是被人用刀切成一片一片。

  拖著跟酒精奮戰的軀體,史卡德一步步找回自己對案件的靈敏度,他不放棄任何可能的線索,即便大家都認為不相干的事證,史卡德仍然緊咬不放!在一個偶然機會中,史卡德想起了應召女唐娜為琴寫的詩,以及桑妮遺書上的句子,他們不約而同都提到了一個關鍵字,這個字會是破案關鍵?史卡德決定自己當誘餌,深入虎穴來確認這微弱的一點線索。

(以上來自博客來)

很久沒看歐美的推理小說了,但每每都因為他們那種天生爛漫的敘事風格望之卻步,如青青小草潺潺小溪,都可以唬爛好大篇幅人生哲理,主軸劇情卻拖泥帶水看不到什麼重點,深感困擾。不過,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想再嘗試看看。

因為擔心不知道又要看了什麼,就想挑個比較有口碑點的,相中勞倫斯‧卜洛克的《八百萬種死法》,想說這麼有名的作家,又幾乎算最膾炙人口的一本著作,想說應該不會再有那種不知所云的問題了吧。

沒想到還是有那個問題,而且問題還更大,真是搞不懂他們西方國家的思維。

也難怪我會感有興趣,《八百萬種死法》乍聽之下會覺得是不是充斥著各種凶殺案,各種引人匪夷所思的殺人手法,各種重口味鉅細靡遺的死法描述。結果證明,又是我再次一廂情願的想法,這本書只死了三個人,但比較有實質意義的大概就一個,另外,也不是說沒什麼人死,只是主角與配角們各種闡述誇張的兇殺事件(但與案情無關),藉此去凸顯紐約是個惡貫滿盈的城市罷了。

扯點劇情好方便我講下去,主軸是在講,有一天,私家偵探馬修‧史卡德接到一個叫琴.達科能的女人委託,希望他能代為出面跟她老闆,一個叫錢斯的皮條客,跟他談判,讓她能夠脫離現在的賣淫生活。這事豈不簡單,講幾句話而已的事情,談判的過程異常順利,但就在完成委託拿到報酬後的幾天,琴.達科能被狂剁六十六刀,死在一個飯店房間裡頭。

對,正常人都會想,有錢有勢的錢斯不爽有人想開溜,所以就去把琴.達科能給幹掉,但是錢斯握有堅強的不在場證明,即便他也是可以買凶殺人,但基於錢斯實在沒有苦苦相逼的理由,外加錢斯更是反常地聘請馬修‧史卡德查出真兇,種種都讓他堅信真凶另有其人。

當然,推理小說的世界是很難講的,小孩都會殺人,故事的第一人稱也會殺人,什麼事情都有可能。

詳情如何就恕我不便透露太多,但真有興趣但還沒看,而即將想看的朋友,就當我雞婆,有些事情我想說給大家知道。

這是一部馬修‧史卡德,滿滿主角光環的"冒險"小說。

本書的主角馬修‧史卡德,如果你對這個系列的書感興趣,就非得要認識這個人不可。他是警官退役的私家偵探,專辦見不得人的案件,因為昔日累積的人脈,在偵查方面有一套自己的辦法,簡單講,就是我們熟知的冷硬派推理偵探,唯一也最大的罩門是,他是個酒鬼。

俗話說男的不壞女的不愛,相同道理,推理迷也喜歡不走正規方法辦案的偵探,在人格上也最好有些缺陷(是個酒鬼),有一般人的七情六慾(投懷送抱來者不拒),這是一種很典型讓讀者貼近主角、認同主角的手法之一,有缺陷代表他不是完美的人,是我們一般在路上都會遇到的人,但是他卻又很會辦案,就憑三樣東西,夠狠、義氣、兄弟多!(實際上,打架贏的運氣成分居高,肯給錢就會有人透露消息,莫名其妙幫他的人也不少。)

這個結論不用我多說,看過好幾部電影,《ID4》跟《環太平洋》一堆的,出征前都喜歡美國總統出來說一下就知道,美國是一個極度崇尚英雄主義的國家,劇情可以不用太好看,但主角不能不被認同。

對於主角的設定這部分我沒什麼意見,接下來講的各位可能就要好好考慮了,為什麼我會說這是一部滿滿主角光環的冒險小說呢?我先解釋"滿滿主角光環"這句話的涵義,這本書大概花了至少五成的篇幅在寫馬修‧史卡德這個人,而五成其中的五成又大概是在寫他深受酒癮的荼毒之後的喃喃自語。

換句話說,這本書的兩成五都在寫主角在喝酒與不喝酒的心理掙扎(我又想喝酒啦,我又不喝了咧,打我啊,笨蛋!!),這樣有趣嗎?還行啦,但真的兩成五都在寫這個,這樣就一點也不有趣啦。

好啦,對話很有趣,內容很有哲理,那到底要不要辦案啦。

辦,當然要辦,怎麼辦?於是我們的馬修‧史卡德跑遍城東城西、街頭巷尾,到處找人問話,問A說B知道些什麼,B說C知道些什麼,就這樣一直問下去,本書的ABC不是妓女就是警察,不然就是酒保或皮條客,甚至還扯出一隻貓,對話的內容滿滿的哲學經,妓女跟他聊性工作者也是有操守跟原則的這件事,警察跟他聊紐約到處哪裡發生命案,強化《八百萬種死法》的來由很有梗這樣,然後酒保一直在幫他把持住酒關,不小心還要跟搶匪性命相搏,沒事還得參加一下戒酒會,至於那隻貓,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扯牠出來幹嘛的。

問題是,這樣到處走訪對案情有什麼幫助沒有,不能說沒有,但真的很有限,若將推理迷比較傳統的觀念帶進書中去找尋一些解謎的樂趣與懸疑的氛圍,那分量真的不到整本書的兩成,我沒誇張,真的不到兩成,而且我還可能高估咧。

容我小小暴雷,看到最後我還是看不懂兇手到底是誰,硬要酸我沒認真看也沒關係,總之兇手也不會是一個很舉足輕重的人物。

基於以上,我再重申一次,這是一部馬修‧史卡德,滿滿主角光環的"冒險"小說,如果想用推理小說的預期心理去看,可能會像我這樣大錯特錯,至於好看嗎?見仁見智,我不愛就是了。

個人推薦指數:5分(滿分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tleDi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